玉屑
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圣济录》)
玉泉(《本经》)
【释名】玉札(《本经》)、玉浆(《开宝》)、琼浆。
普曰∶玉泉,一名玉屑。
弘景曰∶此当是玉之精华,白者质色明澈,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今人无复的识者,通一为玉尔。
志曰∶按∶别本注云∶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玉池中者为上,故一名玉液。今《仙经》、《三十六水法》中,化玉为玉浆,称为玉泉,服之长年不老,然功劣于自然泉液也。
宗 曰∶《本经》言∶玉泉生蓝田山谷,采无时。今蓝田无玉,而泉水古今不言采。陶氏言玉为水,故名玉泉。如此则当言玉水,不当言玉泉,泉乃流布之义。今详泉字乃浆之误,去古既远,文本脱误也。《道藏经》有金饭、玉浆之文,唐李商隐有“琼浆未饮结成冰”之诗 ,是采玉为浆,断无疑矣。别本所注不可取也。若如所言,则举世不能得,亦漫立此名耳。
时珍曰∶玉泉作玉浆甚是。别本所注乃玉髓也,《别录》自有条,诸家未深考尔。
【修治】青霞子曰∶作玉浆法∶玉屑一升,地榆草一升,稻米一升,取白露二升,铜器中煮,米熟绞汁,玉屑化为水,以药纳入,所谓神仙玉浆也。
藏器曰∶以玉投朱草汁,化成醴。朱草,瑞草也。术家取蟾蜍膏软玉如泥,以苦酒消之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