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高仍马注。简按今从张注。
背胸邪系阴阳左右 张云:此详言上文。背与心相控而痛者。悉由任督二脉之为病也。马云:邪。斜同。在后为背。在前为胸。在背为阳。在胸为阴。正以背与胸斜系。阴阳左右如此。故为前后之病。又背之督脉。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如天突之上。又斜下肩。交背大椎之下。是以必刺天突大椎胃脘关元耳。高仍马。邪。读为斜。张志为邪气之邪。简按马义为长。
脉满起 高云:经脉满盈。从而起也。
脏俞五十穴 马云:此与灵枢本输篇同。下文腑俞同。
中KT 两旁 张云:KT 。膂同。
大椎上两旁各一 马云:即大杼穴。新校正。以为大椎旁无穴。意者亦若今人以项之高骨。为大椎耳。吴云:当是天柱二穴。在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志与马同。张引王及新校正云。今于大椎上旁。按之甚 。必当有穴。意者甲乙等经。犹有未尽。简按甲乙。大杼。项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明是大椎上。
非大杼之谓。今从张注。
目瞳子浮白二穴 诸家并仍王注。为胆经二穴。果然。则二穴上。阙各一字。或云。是甲乙经所载。
足阳明四白穴。骨空论曰。督脉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气府论曰。面鼽骨空各一。皆谓之也。此说近是。
两髀厌 张云:谓髀枢骨分缝中。即足少阳环跳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