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表证发热,是伤寒及温病的第一步(初期)之必有症状,若是伤寒初期的表证,必须发散,才能去病(得汗则解)。可是伤寒之表证,与温病、瘟疫之表证,症候及治法,不能尽同,在伤寒表证初得病的时候,一二日之间,并不难认定。伤寒初起最重要的现象,就是恶寒(就是身上觉着寒冷),头痛、项强、腰痛、腿痛、周身骨节酸痛、舌无苔、脉多浮紧、皮肤或发热或不发热(此时体内温度已升高,但只用手扪,不觉发热耳)。
无汗者居多,此证尤其易发于严冬天气,(宜注意严冬二字)、此是极正规的初得的伤寒表证发热(或稍有干呕,此是外寒束缚,感动胃气,并非主要症候。)不可与里证相混,用药但治表证,呕寒自止,若兼顾呕吐,于发汗药中,.加以和胃顺气等药则大错,往往不能发汗,反致贻误。但此呕吐系随恶寒一齐宋,在初得之始,务须切记。若三五日后,恶寒渐少,呕吐日甚,则宜审各兼症(例如头痛、舌苔、大小便、脉象均宜考察),不可一汗再汗,致误病机,此条应特别注意,在初得及严冬等季,庶不至临症茫然,处方无据矣。真正伤寒的第一步,就是如此,治之得法,一汗而愈(所谓太阳表证)。在病者,亦只以受凉或感冒二字为病名,并不重视,殊不知可畏之伤寒,即以此平庸数味之中药而治愈。此时若语以医理上之重大,生命上之危险,鲜有能知者,萤萤之火,扑灭之后,不自知其燎原之危险也。于此有一极大之问题,即中西医关于此点之各是其是,不肯平心静气比较试验,以增长其学问是也。西医译伤寒病为肠窒扶斯,其唯一之科学凭据,即肠窒扶斯病菌之检查,及一定之热型,当然千真万确,毫无疑义。然西医治伤寒,除注射伤寒浆苗,伤寒血清外,其初步用药,多用缓下,次则亦有退热药之应用。然其所下断语,则为待期疗法,及对症疗法。一若既得此症,无论如何治疗,必须待至四星期,始能痊愈者然。若于得病一二日间,用中药发汗而愈者,则必谓绝非此症也。余关于此点,最所究心,自愧无细菌学之技术,不能证明余说。然余实已经过四十余年之实验,关于西医对此症所持理论,发现可疑之点颇多,兹细述之,深愿与当代医坛共讨论也。①此症译名,是否根本错误。查中医《伤寒论》一书,是否兼言温病,已经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且原书脱落舛错,不易索解,则伤寒一书,是否专治伤寒,已成疑问。西医译名肠窒抉斯,,主要意旨是肠热,,然伤寒初起,只是外伤于寒,纯粹实邪在表,一经发散,豁然而愈,绝不致于肠热,必治不得法,实邪入内,其结果方为肠热;(细参各症自知,所谓热结旁流等症)。当初得表证之时,绝无此症候,惟温病初得,往往即有内热,所以温病之表证,绝与伤寒上列之表证不同。而且中医治温病之表证,亦与伤寒迥异,因伤寒初起,恶寒特甚,温病则或微恶寒,故伤寒之恶寒,必用发汗药,否则只用解肌之品(西医退热药其副作用往往发汗,并非发汗药)。在温病之表匠,第一温病的恶寒,不如伤寒之甚;第二就是头痛的症候,亦比伤寒轻,而且多头晕、头胀,身痛亦比伤寒轻,舌多有滑腻白苔,而皮肤上的热,则较伤寒在恶寒时为重。亦有有汗者,口唇多干,口气重浊,亦与伤寒不同。最多见者,就是两手脉多洪大,尤其右手更显明。这种表证,不限于严冬,越是春末、秋末,更所多见,此症若只用伤寒发散药治之,多不中病(参照后列温病及伤寒各法)。盖伤寒与温病,中医论述,有极端相反之处,即伤寒是寒邪从外入,若不俟其深入,一汗而解。温病是热邪内伏,若不俟其炽盛,一经清凉解肌,亦可痊愈,是二症不同之点。但治之不当,伤寒终极是因肠热而致命,温病终极则不必尽因肠热而致命<温邪逆传卜之更危,司为明证)。然伤寒初起,可以一汗而解,温病初起,可以清解而愈,绝不致演到肠热,变象百出。若然则是西医之待期疗法,理由不能成立,余不知西医译名之肠窒扶斯,究指伤寒之肠热言耶,抑指温病之肠热言耶。
西医书肠窒扶斯病名之下,往往注明即古医书之伤寒、温病之类,更不可不加以纠正。盖伤寒系独立病名,温病亦独立病名,绝不可二病并称,混为一谈,概称之曰肠窒扶斯。余曾见有伤寒延长病至数月者(参看后列薛殴宾医验),温病亦有延长数月者(参看后列丁姓医验),非但四星期不足以言待期,而且肠热虽同,而冶法迥异,究竟何者为肠窒扶斯耶?若谓二症皆肠窒扶斯症,试将中医治伤寒之方法以治温病,未有不大错特错,立误人命者。窃愿有志此道者,专心致力,先将此两种病液加以化验,若皆有同一之肠窒扶斯病菌,则是中医已有两种治法,并非绝对待期。若以同一西药治疗此二种不同之病症,所得之结果,必须待期,则不如以中药补西药所不及,医者责任所在,又何乐而不为耶。凡遇此二症,检查确定后,姑且抛开科学,试以中医中药,分别治疗之,所得成绩,加以详慎之统计,与西医理论与治法,互相比较,倘有特别收效之证明,打破待期二字,无妨再以科学的理论,共同探讨中医中药对此二症之收效点究竟何在?
余认为此中必含有科学的原理,今日之医理科学,或者仍有许多未臻完善之域,亦未可知也。余治此二症,中西药之应用。并非拘板,从未失败。深知此二症,纯用西药,不易收功,参看后列薛姓等医验自明。所治各症,率皆系经过多医之症候,其人今尚健在,不妨询问也。
2.里证实邪发热
实邪在里面,日子浅者,率在肺胄,稍久必至肠内,所以它的主要症候,脉多沉数(快),甚则反而全闭,外面皮肤发热(下午尤甚),内里头多有咳喘,口渴烦躁,胸满,腹痛,呕吐,舌苔黄厚干裂,唇焦,或鼻衄,或厥逆,大便不通(或便脓血),小便短赤(或无),谵语(侵及神经则谵语,此时表证已多不存在,不可听病人自诉,误认仍有表证,用药犹疑,且以上诸症;病人不必皆备,须注意也。)此时治法,率用清热利便之品,尤以早用泻药为值台炳机(泻药最好用大黄,有它症者,(例如咳喘)亦须兼颐,内里一清,表热自退,切记切记。)但热未结实,泻药亦有流弊,故用泻剂宜慎重也。(脉沉实数,乃可泻之)。
3.半表半里发热
此时脉多弦,或稍数,胸胁满,寒热往来、口苦,耳聋,心烦,喜呕,口干而不欲饮水,舌苔多滑白,或无苔。此由表证将转入里证之阶段,中医率用和解的方法,例如小柴胡汤等,然此种病象,为时甚暂,且不易分晰,学者宜加以注意也。
4.内外两感发热
此种热候,温病居多,率皆由于内有蕴热,又值天气变动太骤。例如春末秋深,忽然寒冷,病者早有内热,又受外面寒气束缚。其见症,多有头痛,头或胀或觉沉,微恶寒,身痛,口气多重浊,或咳喘,舌多白苔或微黄或无苔,胸闷呕恶,二便恒觉不利,脉或洪或紧而细,或有汗或无汗,此是内外皆有实邪,治法宜于清热(例如连翘、双花、竹叶、桑叶等)之中,务必加入发散解肌之品(例如防风、薄荷、豆豉、荆芥之类),但不宜用麻黄、桂枝之类耳。(或稍加泻药,此温病与伤寒治法不同之点也。)内热症甚者(例如大渴等,必重用甘寒(例如菊花、知母、花粉、石膏之类),或苦寒(例如黄芩、栀子、黄连、龙胆草之类)之品。外症重者,可再稍加辛散之品(例如于防风、薄荷之外,加姜少许之类),必得微汗方解(先注重表证),然后再注重清里可也。(或用熟军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