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七十五
又方
将龟放漆桌上,尿出用绵渍之,捏入青葱管中,滴入耳中。
【附录】耳,属足少阴之经,肾家之寄窍于耳也。肾通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又有气厥而聋者,有挟风而聋者,有劳损而聋者。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谓厥聋,必有眩晕之证。
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谓风聋。必有头痛之证。劳役伤于血气,淫欲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 ,是为劳聋。有能将息得所,血气和平,则其聋暂轻。
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眼见光,为之虚聋。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成核塞耳,亦令暴聋,为之耵耳。前是数者,肾脉可推。风则浮而盛热则洪而实,虚则涩而濡。风为之疏散,热为之清利,虚为之调养,邪气屏退,然后以通耳调气安肾之剂主之。于此得耳中三昧。
【附方】
《和剂》流气饮 治厥聋。
方见气类,内加菖蒲、生姜、葱,同煎服。治聋皆当调气。
桂星散 治风虚耳聋。
辣桂 川芎 当归 细辛 石菖蒲 木通 白蒺藜(炒) 木香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钱半) 南星(煨) 白芷梢(各四钱) 紫苏(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