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重浊成形(味浓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
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药性要旨
苦药平升 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 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 苦甘寒泻血热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
重浊成形(味浓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
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药性要旨
苦药平升 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 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 苦甘寒泻血热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