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一 下部疮门
普济方卷三百一 下部疮门 总论
阴疮者有三等。一、湿阴疮。二、妒精疮。三、阴蚀疮。又曰下疳疮。盖湿者由肾经虚弱。风湿相搏。邪气乘之。瘙痒成疮。浸淫汗出。状如癣疮是也。妒精、由壮年精气盈满。久旷房室。阴上生疮。赤肿作渴。烦闷痒痛是也。阴蚀疮、由肾脏虚邪。热结下焦。经络痞涩。气血不行。或房劳洗浴不洁。以致生疮。隐忍不医。焮痛尤甚。袖疮在里。手抓无妨。疼痛炷闷。或小便如淋。阴丸肿痛。或经十数日。溃烂血脓。肌肉侵蚀。或血出不止。以成下疳。若身体壮热。烦渴恶寒。宜急治。以大豆甘草汤渍之。溃毒汤等洗之。服五香连翘漏芦汤痚之。更以截疳抵圣散乾掺四畔。摩风膏润之。后以将护忌慎之。渴不止者。竹叶黄耆汤。大便软者。服托里茯苓等药调治之。
肾脏风。论曰。实则为痛。虚则为痒。痒之出于肾虚也明矣。肾属足少阴之经。囊间湿痒。谓之肾脏风。世所共知也。孰知宗筋聚于阴器。足厥阴之肝系焉。惟肾主虚。惟肝主风。人之精血不充。内为嗜欲所耗。外为风冷所乘。风毒湿气。皆从虚入。囊间其有不痒湿者乎。脚下其有不疮疡者乎。疗治之法。先当疏散风邪。流行湿毒。夫然后以芎归活血。与细辛、蒺藜驱风。数辈润养而平治之。若欲遽用川乌、故纸燥烈之剂。吾恐拦住内邪。病无由愈。间有患者。为酒面炙火□尃所伤。肾虚而挟热。如猪肚黄连蒸为丸子。不可无。其或不施药饵。一切从事于热汤。虽沃之暂止。然真气愈泄。肝肾愈虚。或者未知攸济。
方
宣毒方 治肾余气疮。
苦参 荆芥 当归 川芎 玄参 白芷各半两 黑牵牛一两半 乌蛇一条 青黛半两一半入药一半为衣 右先将牵牛、巴豆肥白者去壳三十粒。慢火炒令巴豆黑色。去巴豆。用黑牵牛同前九味为细末。却将煨熟大蒜擂细,看稠得所。丸时入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盐酒下。
浴毒丸出外科精要方 治小肠风。阴疮痒痛。
木通 藁本 枳壳 管仲 白芷 荆芥 甘松 薄荷各等分 右口□父咀。用药二两。水五升。入芒硝半两。煎至三升。热洗浴疮。
阴疮膏 治男女阴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