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九 诸风门
普济方卷九十九 诸风门 癫癵附论
夫癫癵之疾。诸方所载。并作一证治之。愚谓癫与癵。难以一概而论。故癫者全归于心。癵者归于五脏。所谓癫者。神不守舍。狂言妄语。如有所见。动经年岁。不得即愈。若心经有损。是为真病。如心经蓄热。则当清心除热。如痰迷心窍使然。又当下痰而宁其心志。妇人因血壅迷心。或因产后恶露上冲。而语言错乱。神志不守者。各当随其证治之。癵病者。旋晕颠倒。吐涎沫。搐搦腾踊。作马嘶鸣。多因挟热著惊。心动胆慑。郁涎入心之所致也。名曰马癵。以马属在午。手少阴君火主之。故其病生于心经。病者晕眩。四肢烦疼。昏闷颠倒。掣纵吐沫。作羊叫声。多因少小脐疮未愈。数洗浴。湿袭脾经之所致也。名曰羊癵。以羊属未。坤位。足太阴湿土主之。故其病生于脾经。病者昏晕颠倒。两手频伸。作鸡叫声。须臾即醒。醒复发。多因少小燥气伤胃。烦毒内作。郁涎入胃之所致也。名曰鸡癵。以鸡属酉。足阳明燥金主之。故其病生于胃经。病者眩晕颠倒。眼目相引。牵纵急强。作猪叫鸣。吐涎沫。食顷方已。多因少小吐利。挟风之所致也。名曰猪癵。以猪属亥。手厥阴心胞络。风木主之。故其病生于右肾经。病者眩晕颠倒。目反口禁。瘈痵吐沫。作牛吼声。多因少小湿热伤肺。涎留肺系。遇燥热则发动。名曰牛癵。以牛属丑。手太阴湿土主之。故其病生于肺经。
夫癫癵病者。皆因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详而推之。三因备具。风寒暑湿得之外。惊恐震慑得之内。饮食饥饱属不内外。三因不同。忤气则一。传遍五脏。散及六腑。溢诸络脉。但一脏不平。诸经皆闭。随其脏气。证候殊分。所谓象六畜。分五声。气色脉证。各随本脏所感所成而生。证诸古方。有三阳癵。五脏癵。六畜癵。及至一百二十种癵。以其禀赋不同。脏腑强弱。性理燥静。故诸证蜂起。推其所因。无越三条。病由都尽矣。三因方云。五癵合属五脏。而无肾有胃者。以肾属鼠。非畜养物。神无主治。故不作癵。胃属鸡。系六畜物。故有象。兼胃为五脏海。非余府比。又犬属戍。手少阳三焦经主之。虽属六畜。无犬癵者。以辰戍为魁罡。四煞无处。不兴癵之象也。
方
虎睛丸出千金方 治风癫癵。瘛痵反张。口出白沫。或作猪声。不知人。
虎睛一对酒浸炙令黄入药捣 白茯苓去黑皮 龙齿别研各一两一分 防葵锉 秦艽去苗土 升麻 防己锉各一两 独活去芦头三分 远志去心 鬼箭羽 白藓皮各三分 铁精捣研 防风去叉各一两 鬼臼 贯众去土木 细辛去苗叶炒各三分 大黄锉醋炒 山茱萸 人参各一两 白薇炒二两一作白敛 天雄炮裂去皮脐 银箔别研各三分一作银屑 蛇蜕皮一尺炙 凝水石别研 石膏别研各一两一分 飞鵶头三枚去喙毛炙 麝香别研 牛黄别研 乾姜炮一作乾地黄 芎? 露蜂房炙各半两 黄芩去黑心一两 右捣罗为末。次将别研等药入末中。拌和令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温酒下。日二夜一。如心肝觉风热上冲。用竹沥饮下。一方有茯苓、雄黄。无芎?、飞鵶头。
龙胆丸 治癫癵。狂悖迷乱。心神恍惚。四体抽掣。吐沫嚼舌。
龙胆去土 钩藤 升麻 犀角镑 玄参 黄芩去黑心 白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 秦艽去苗土 地骨皮锉 大麻仁研膏同捣 槟榔锉 黄连去须炒 马牙硝研 麦门冬去心焙 龙齿别研 甘草炙锉 大黄锉炒 天竺黄别研 琥珀别研 珍珠末别研各一两 青黛二两别研 蜣螂三十五枚去头生用 金箔七十片与丹砂同研 牛黄研半两 蚱蝉三十五枚去头足生用 银箔一百片与金箔丹砂同研 铁粉一两一分别研 虎睛一对酒蘸炙燥去皮捣 丹砂三分别研入金银箔同研 右除十二味别研外。余药捣罗。与研者药末合研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食后煎人参茯苓汤下。日三服。小儿三丸至五丸。
防葵散 治癫癵厥时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