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大黄(一两)吊藤(一两)升麻(一两)甘草(半两炙)鳖甲(半两炙)丁香(五十枚)上十味切。以水三升。先煮大黄等六味。取强半升。绞去滓。纳牛黄等四味。和绞。分为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久。忌如药法。若利出如桃胶肉酱等物。是病出之候。特忌牛马肉。
其药及水。并是大两大升。此药分两。是十五以上人服。若十岁以下。斟量病减之。忌苋菜海藻菘菜生血物等。(并出第三卷中)
[卷第十二] 癖结方三首
病源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有时弦旦起。或胀痛。或喘息短气。故云癖结。脉紧实者癖结也。(出第二十卷中)广济疗癖结心下硬痛。巴豆丸方。
巴豆(三枚去心皮熬)杏仁(七枚去尖)大黄(如鸡子大)上三味。捣筛大黄。取巴豆杏仁别捣如膏。和大黄入。蜜和丸。空肚以饮服。如梧子七丸。日一服。渐加以微利下病为度。忌生冷油腻。(出第二卷中)千金野狼毒丸。主坚癖方。
野狼毒(五两涂姜汁炙)半夏(三两洗)杏仁(三两)桂心(四两)附子(二两炮)细辛(二两)椒(三两汗)上七味捣筛。别捣杏仁蜜和饮。服如大豆二丸。(出第十一卷中)救急中候黑丸。疗诸癖结痰饮等大良方。
桔梗(四分)桂心(四分)巴豆(八分)芫花(十二分熬)杏仁(五分)上五味。先捣三药成末。别捣巴豆杏仁如膏合和。又捣一千杵。下蜜。又捣二千杵。丸如胡豆。浆服一丸取利。可至二三丸。儿生十日欲痫发。可与一二丸如黍米。诸腹不快。体中觉患便服之。得一两行利即好。
(肘后千金同服四神九下之亦得出第三卷中)
[卷第十二] 寒癖方五首
病源寒癖之为病。是饮水停积胁下强是也。因遇寒即痛。所以谓之寒癖。脉弦而大者寒癖也。(出第二十卷中)肘后疗腹中冷癖。水谷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