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三年。宰臣杜元颖镇守西川。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南蛮乘我无备。入寇黎州。牧屡陈。皆不信之。十月。黎州陷。十一月。犯我西川。驱劫玉帛子女而去。即日。邻境以状闻。上大怒。贬元颖为韶州刺史。丁卯。又贬为循州司马。命东州节度使郭钊代焉。明年春正月。其王蒙嵯颠以表自陈请罪。兼疏元颖过失。国家方事柔远。寻宥其过。自后赋贡不绝。
开成四年正月。上御龙德殿。入对朝贺正南诏酋赵莫三十七人。赐官告并金彩银器金银带衣服等有差。至五年十二月。上御三殿。对归国南诏使等十六人。
会昌二年正月。三殿对还蕃南诏酋望张元佐等二十五人。大中八年二月。南蛮遣使进犀牛。诏还之。
咸通十年十一月。南蛮骠信坦绰酋龙率众二万寇嶲州。定边军节度都头安再荣守清溪关。为贼所攻。再荣退保大渡河。北去清溪关二百里。隔水相射。凡九日八夜。定边军节度使窦滂勒兵拒之。十二月。骠信遣清平官十余人来伪和。与窦滂语次。蛮军船筏竞渡。忠武武宁兵士结阵抗之。接战自午及申。蛮军稍却。窦滂惧。将自缢于帐中。徐州将苗全绪止之。滂乃宵遁。全绪乃夜入蛮军。万弩乱发。蛮众大骇。全绪等保军而还。蛮军乘胜进攻西川。朝廷以颜庆复驻大渡河。制剑南应接等使宋威将兵数万。与忠武武宁之军合势。战于汉州之毗桥。大捷。蛮军走。解西川之围。
干符元年十二月。南蛮复寇西蜀。诏河东。河西。山南西道。东川征兵赴援。西川节度使高骈奏。西川新旧军差已众。况蛮蜑小丑。必易枝梧。今已道路崎岖。馆驿穷困。更有军顿。立见流移。其左神策长武镇鄜州河东所抽兵中。人数不少。况备办军食。费损尤多。又缘三道藩镇。尽扼羌戎。边鄙未宁。望不差发。诏。除河东兵士。令窦瀚不要差发外。余三处兵士。委高骈到日分布驱使。三年十一月。邕州节度使辛谠奏。南诏遣使段瑳宝等四人通和。诏令答使许之。至五年七月。谠遣从事徐云叟通和。凡水陆四十七程。至善阐府。遇骠信(华言君上也。)游猎。尚去云南一十六程。凉好而还。进南诏录三卷。
东女国
东女。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有女国。故称东女国也。)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有八十余城。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户口四万。女王号为宾就。有女官号曰高霸。评议国事。在外官寮。并男夫为之。五日一听政。女王若死。国中多敛钱。动至数万。更于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大王。小者为小王。若大王死。则小王立。或姑死而妇继。无有篡夺。其所居皆起重屋。王至九层。国人至六层。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为小环髻。饰之以金。耳垂珰。足履??。俗重妇人而轻丈夫。文字同于天竺。以十一月为正。每至十月。令巫者赍酒殽诣山中散糟麦于空。大咒呼鸟。俄顷。有鸟如雉。飞入巫者怀中。因刳其腹视之。有一谷。来岁必登。若有霜雪。必多异灾。其俗信之。名为鸟卜。武德中。女王汤滂氏遣使贡方物。
永徽七年正月。其国遣女使高霸黎文并其主男三卢等来朝。
垂拱五年。其王敛臂遣大臣汤剑左来朝。仍请官号。则天拜敛臂为左玉钤卫员外将军。仍以瑞锦制蕃服赐之。
天授三年。其主俄衍儿尔来朝。万岁通天元年。又遣使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