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固四人
主客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令史四人
书令史九人
掌固四人
礼部尚书一人,正三品;(周之齐官卿也。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四曰客曹,主外国夷狄事。光武分六曹,吏部曹主选举、斋祀事。然则夷狄、斋祀,皆今礼部之职。东晋始置祠部尚书,常与右仆射通职,若右仆射阙,则以祠部尚书知右事。宋、齐、粱、陈皆号祠部尚书。后魏称仪曹尚书。北齐亦为祠部尚书,掌词祭、医药、死丧、赠赙等事。后周依周官,置春官府大宗伯卿一人。隋更为礼部尚书,皇切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礼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礼部。光宅元年为春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故。)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周之春官小宗伯中大夫也。汉已来尚书侍郎,今郎中之任。后周依周官。隋炀帝置礼部侍郎,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礼少常伯,咸亨、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礼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祠祭、燕飨、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尚书、侍郎总其职务而奉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于所属,皆质正焉。凡举试之制,每岁仲冬,率与计偕。其科有六:一曰秀才,(试方略策五条。此科取人稍峻,贞观已后遂绝。)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筭。凡正经有九:《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谷梁春秋》为小经。通二经者,一大一小,若两中经。通三经者,大、小、中各一。通五经者,大经并通。其《孝经》、《论语》、《老子》并须兼习。凡明经先帖经,然后口试并答策,取粗有文理者为通。(旧制,诸明经试每经十帖、《孝经》二帖、《论语》八帖、《老子》兼注五帖,每帖三言,通六已上,然后试策十条,通七,即为高第。开元二十五敕:诸明经先帖经,通五已上,然后口试,每经通问大义十条,遍六已上,并答时务策三道。)凡进士先贴经,然后试杂文及策,文取华实兼举,策须义理惬当者为通。(旧例帖一小经并注,通六已上;帖《老子》兼注,通三已上,然后试杂文两道、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依明经帖一大经,通四已上,余如旧。)凡明法试律、令,取识达义理,问无疑滞者为通。(所试律、令,凡每部试十帖。策试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凡明书试《说文》、《字林》,取通训诂,兼会杂体者为通。(《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兼口试,不限条数。)凡明筭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取明数造术,辨明术理者为通。(《九章》三帖,《五经》等七部各一帖,《辍术》六贴,《辑古》四帖,录大义本条为问。)凡此六科,求人之本,必取精究理实而升为第。其有博综兼学,须加甄奖,不得限以常科。(开元二十五年敕,明经、进士中,除所试外,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每经帖十通五已上,口问大义十条,疏义精通,通五已上;进士有兼通一史,试策及口问各十条,通六已上,须加甄奖,所司录名奏闻。其进士唱及第讫,具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覆。其明经口问,仍须对同举人考试。其试弘文、崇文生,自依常式。)其弘文、崇文馆学生虽同明经、进士,以其资荫全高,试取粗通文义。(弘、崇生习一大经一小经、两中经者、习《史记》者,《汉书》者,《东观汉记》者,《三国志》者,皆须读文精熟,言音典正,策试十道,取粗解注义,经通六,史通三。其试时务策者,皆须识文体,不失问目意,试五得三。皆兼帖《孝经》、《论语》,共十条。)太庙斋郎亦试两经,文义粗通,然后补授,考满简试。其郊社斋郎简试亦如太庙斋郎。其国子监大成十员,取明经及第人聪明灼然者,试日诵千言,并口试,仍策所习业十条通七,然后补充,各授散官,依色令于学内习业,以通四经为限。(其禄俸赐会准非伎术直例给。业成者于吏部简试,《孝经》、《论语》共试八条,余经各试八条,间日一试,灼然明练精熟为通。口试十通九、策试十通七为第。所加经者,《礼记》、《左传》、《毛诗》、《周礼》各加两阶,余经各加一阶。及第者放选,优与处分;不第者,三年一简,九年业不成者,解退,依常选例。业未成年未满者,不得别选及充余使。若经事故,应叙日,还令覆上。其先及第人欲加经、及官人请试经者,皆准此。)
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周官》大宗伯属官有下大夫,盖郎中之任也。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有殿中郎、仪曹郎,而殿中掌表疏,仪曹掌吉凶礼制,皆礼部之职也。后周依《周官》。隋初,礼部曹置侍郎一人,炀帝除"侍"字,又改为仪曹。皇朝因称郎中。武德三年复为礼部,龙朔二军改为司礼大夫。咸亨、光宅、神龙随曹改复。)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周官》大宗伯属官有上士,后周依焉,盖今员外郎之任也。隋开皇六年置礼部员外郎,炀帝改为仪曹承务郎。武德初改为礼部员外郎,龙朔二年改为司礼员外郎。咸亨、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主事二人,从八品下。礼部郎中、员外郎掌贰尚书、侍郎,举其仪制而辨其名数。凡五礼之仪一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礼,其仪五十有五;(一曰冬至祀圜丘,二曰祈谷于圜丘,三曰雩祀于圜丘,四曰大享于明堂,五曰祀青帝于东郊,六曰祀赤帝于南郊,七曰祀黄帝于南郊,八曰祀白帝干西郊,九曰祀黑帝于北郊,十曰礻昔祭百神干南郊,十一曰朝日于东郊,十二曰夕月于西郊,十三曰祀风伯、雨师、灵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十四曰夏至祭方丘,十五曰祭神州于北郊,十六曰祭太社,十七曰祭五岳、四镇,十八曰祭四海、四渎,十九曰时享于太庙,二十曰袷享于太庙,二十一曰禘享于太庙,二十二曰拜五陵,二十三曰巡五陵,二十四曰祭先农,二十五曰享光蚕,二十六曰享先代帝王,二十七曰藨新于太庙,二十八曰祭司寒,二十九曰祭五龙坛,三十曰视学,三十一曰皇太子释奠,三十二曰国学释奠,三十三曰释奠于齐太公,三十四曰巡狩告圜丘,三十五曰巡狩告社稷,三十六曰巡狩告宗庙,三十七曰巡狩,三十八曰封禅,三十九曰祈于太庙,四十曰祈于太社,四十一曰祈于北郊,四十二曰祈于岳渎,四十三曰诸州祭社稷,四十四曰诸州释奠,四十五曰诸州祭荣,四十六曰诸县祭社稷,四十七曰诸县释奠,四十八曰诸县祈荣,四十九曰诸太子庙时享,五十曰王公已下时享其庙,五十一曰王公已下袷享其庙,五十二曰王公已下禘享其庙,五十三曰四品已下时享其庙,五十四曰六品已下时祭,五十五曰王公已下拜扫。)二曰宾礼,其仪有六;(一曰蕃国王来朝,二曰戒蕃王见,三曰蕃王奉见,四曰受蕃使表及币,五曰燕蕃国王,六曰燕蕃国使。)三曰军礼,其仪二十有三;(一曰亲征类于上帝,二百宜于太社,三曰造于太庙,四曰祃于所征之地,五曰軷于国门,六曰告所过山川,七曰露布,八曰劳军将,九曰讲武,十曰田狩,十一曰射于射宫,十二曰观射于射官,十三曰遣将出征宜于太社,十四曰遣将告于太公庙,十五曰遣将告于太庙,十六曰祀马祖,十七曰享先牧,十八曰祭马社,十九曰祭马步,二十曰合朔伐鼓,二十一曰合朔诸州伐鼓,二十二曰大傩,二十三曰诸州、县傩。)四曰嘉礼,其仪有五十;(一曰皇帝加元服,二曰纳后,三曰正、至受皇太子朝贺,四曰皇后正、至受皇太子朝贺,五曰正、至受皇太子妃朝贺,六曰皇后正、至受太子妃朝贺,七曰正、至受群臣朝贺,八曰秋节受群臣朝贺,九曰皇后正、至受群臣朝贺,十曰皇后受外命妇朝贺,十一曰皇帝于明堂读春令,十二曰读夏令,十三曰读秋令,十四曰读冬令,十五曰养老于太学,十六曰临轩册皇后,十七曰临轩册皇太子,十八曰内册皇太子,十九曰临轩册王公,二十曰朝堂册诸臣,二十一曰册内命妇,二十二曰遣使册授官爵,二十三曰朔日受朝,二十四曰朝集使辞见,二十五曰皇太子加元服,二十六曰纳妃,二十七曰正、至受群臣贺,二十八曰受宫臣贺,二十九曰与师、傅、保相见,三十曰受朝集使参辞,三十一曰亲王冠,三十二曰纳妃,三十三曰公主降嫁,三十四曰三品以上冠,三十五曰四品以下冠,三十六曰六品以下冠,三十七曰三品以上婚,三十八曰四品以下婚,三十九曰六品以下婚,四十曰朝集使礼见及辞,四十一曰任官初上,四十二曰乡饮酒,四十三曰正齿位,四十四曰宣赦书,四十五曰群臣诣阙上表,四十六曰群臣起居,四十七曰遣使慰劳诸蕃,四十八曰遣使宣抚诸州,四十九曰遣使诸州宣制,五十曰遣使诸州宣赦书。)五曰凶礼,其仪一十有八。(一曰凶年振抚,二曰劳问疾患,三曰中宫劳问,四曰皇太子劳问,五曰五服制度,六曰皇帝为小功已上举哀,七曰敕使吊祭,八曰会丧,九曰册赠,十曰会葬,十一曰致奠,十二曰皇后举哀吊祭,十三曰皇太子举哀吊祭,十四曰皇太子妃举哀吊祭,十五曰三品已上丧,十六曰四品以下丧,十七曰六品以下丧,十八曰王公已下丧。礼制通议其新五礼,开元二十年修,凡一百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