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
【武廟】唐高宗上元初。封太公為武成王。開元間。始置亞聖十哲以從祀。尋加七十二弟子。宋太祖初即位。即詔修廟。與國學相對。未幾幸廟。以白起殺降命去之。至徽宗宣和間。又升張良配享殿。上以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西向。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東向。為十哲。而兩廡則白起、吳起各為之首。凡七十二人。南渡後又升管仲、郭子儀於殿上。又增曹彬一人。至本朝洪武間。禮部請如前代故事。設武學。仍建武成廟。上謂是歧文武為二矣。但以太公從祀帝王廟。而廢武成廟。幷武學不設。至建文四年正月。始建京衞武學。及教授等官。景泰三年廢武學。天順二年復設。成化四年。用國子監丞閻禹錫言。古者學必有廟。乞將武學餘楹改為廟。使知禮先勇後之義。上許之。而太公不得祀猶故也。嘉靖間。世宗修舉曠典。無不明備。至詔修太醫院、三皇廟。仍釐正祀典。正位以伏羲、神農、黃帝。配位以勾芒、祝融、風后、力牧四人。其從祀。僦貸季天師、歧伯、伯高、鬼臾區、俞跗、少俞、少師、桐君、太乙雷公、馬師皇 【 皇原作至。據醫學史改。】 十人。蓋擬十哲。復增伊尹、神應王扁鵲、倉公淳于意、張機、華佗、王叔和、皇甫謐、抱朴子葛洪。巢元方真人、孫思邈藥王、韋慈藏啟玄子、王冰、錢乙、朱■〈日厷〉、劉完素、張元素、李杲、朱彥修十八人。從祀兩廡。殿曰景惠。門曰咸濟。牲用太牢。器用籩豆簠簋。以仲春仲冬上甲日。遣大臣行禮。著為令。蓋幾與文宣廟並峙。而武成之廟。直至嘉靖十五年四月。兵部議以武學太窄。請拓其制。改建於大興隆寺故址。上命會禮工二部共議。皆言宜倣唐制。立武成王廟。其配食者。益以尉繚子、黃石公、李廣、趙充國。宋將則增韓世忠、岳飛。本朝則徐達、常遇春、張玉、湯和配享。每年夏秋致祭。至仲冬。請車駕幸學之講武殿大閱。上允之。即命擬議圖說以聞。於是文武兩廟幷醫王凡三大祀。鼎立於京師矣。○今鄚州立藥王廟。專祀扁鵲。蓋扁、故鄚人也。神廟建像。慈聖祈禱有效。遂鼎新之。香火繁盛為畿南冠。然鵲居專位。而三皇反祀於旁。倒置甚矣。
△武臣刺背
【武臣刺背】嘉靖末年。用故將楊照為遼東總兵官。照感上知遇。湼盡忠報國四字於背。其與巡撫侯汝諒。戶部管餉郎中何東序。互訐回衞。久之復起。感憤不平。誓死與虜角。因之戰歿。無子。有母。貧不免饑寒。巡撫王之誥以聞。上命月給米三石。復其家。此累朝曠典。然以勵各邊壯士不為過也。按刺背一事。始於宋岳少保 【 飛】 。元順帝末年。杭州巡檢胡仲彬舉兵。其徒皆文背曰赤心報國。 【 元順帝至報國共二十四字。據寫本補。】 誓殺紅巾。至我明正德間。錦衣衞匠餘刁宣。自言背刺盡忠報國四字。上怒。命本衞杖而戍之嶺南。至嘉靖初。南禮部侍郎黃綰為白簡所攻。亦自疏言背有盡忠報國字可驗。上雖不罪。而天下至今嗤笑。蓋至照而五矣。割股剖肝。固盡孝美事。然效顰不已。亦成故套。胡仲彬、刁宣不足言。惜黃、楊之見不及此。
△請武舉殿試
【請武舉殿試】成化十四年。宦官汪直擅權。方務邊功。右武人。乃上疏請武舉設科。亦用鄉試、會試、殿試。悉如進士恩例。上下其疏於兵部。時余肅敏為大司馬。不敢決。請廷臣集議。於是會同英國公張輔、文武諸大臣及科道議之。衆知不可。然不敢逆直。遂條上大略。選武臣嫡子就儒學讀書習射。鄉試以九月。會試以三月。初場試射。二場試論。三場試策。以四月初一殿試。賜武舉及第出身恩榮次第。刻錄立碑。一如進士制。時萬文康當國。心知其非。恐沮之且得禍。須有術以緩之。乃密奏上內批出。武舉重事未易即行。宜令兵部移文天下。教養數年。俟有成效。巡按提學具奏起送。事方得止。文康生平以阿媚取寵。獨此事調停最妥。然至弘治中。畢竟行之。但不殿試耳。以孝宗親禮儒臣。四方清晏。猶不免為纓弁破格。今南北多事。武夫俱有躍冶之心。或議及殿試。未可知也。嘉靖十九年。兵部請武舉鄉試。上以累科未見得人。命已之。給事中王夢弼請六年一舉。亦不許。未久復行之。
△刺軍
【刺軍】宋健兒刺面。以防逃逸。韓琦欲刺陝西義勇手。司馬光爭之不從。南宋有八字軍。自刺其面。云誓殺金賊。報効趙皇。後從劉錡。敗兀朮於順昌者是也。然未有刺臂者。本朝極重黔刺。太祖厲禁不許。嗣聖濫用。乃有極可笑者。如景泰中。武清侯石亨為總兵。請征剿也先。軍人一勝二勝者。得保家產。四勝五勝者。左右臂各刺赤心報國四字。景帝曰。領軍勝虜。刺字是刑罰。加於無罪不近情。不許。武人不學。妄議至此。
△戚帥懼內
【戚帥懼內】汪太涵與戚元敬少保。生死交也。戚歿。而汪志其墓。述其為妻所困。幾至絕祀。其說甚備。內所稱一品者是也。然汪之怕婦。亦與戚相伯仲。即汪長君 【 無疆】 為其婦所閹。亦母夫人導之也。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燕。自古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