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太守著德垂绩者,前汉莫闻。建武以来,有第五伦、廉范叔度特垂惠爱。百姓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来时我单衣,去时重五袴。”其后汉中赵瑶自扶风太守来之郡,司空张温谓曰:“第五伯鱼从蜀郡为司空,今扫吾第以待足下。”瑶换广汉。陈留高亦播文教。太尉赵公初为九卿,適子甯还蜀,命为文学,撰《乡俗记》。亦能屈士如此。广汉王商、犍为杨洪皆见咏怀。及晋建西夷府,太守多迁为西夷校尉,亦迁益州刺史。
成都县郡治。有十二乡,五部尉。汉户七万,晋三万七千。名难治。汉时广汉冯颢为令,而太守京兆刘宣不奉法,颢奏免之。立文学,学徒八百人;实户口万八千,开稻田百顷,治有尤异。后有广汉刘宠为令。大姓恣纵,诸赵倚公,故多犯法。濮阳太守赵子真父子强横,宠治其罪,莫不震肃。郫民杨伯侯奢侈,大起冢营,因宠为郫令,伯侯遂徙占成都;宠复为成都,豪右敬服。有蜀侯祠。大姓有柳、杜、张、赵、郭、杨氏。豪富:先有程郑、郄公,后有郭子平。奢豪:杨伯侯兄弟。
郫县郡西北六十里。冠冕大姓:何、罗、郭氏。
繁县郡北九十里。有泉水稻田。三张为甲族。
江原县郡西,渡大江,滨文井江,去郡一百二十里。有青城山,称江祠。安汉上下、朱邑出好麻、黄润细布,有羌筒盛。小亭有好稻田。东方常氏为大姓。文井江上有常堤三十里,上有天马祠。
临邛县郡西南二百里。本有邛民,秦始皇徙上郡实之。有布濮水,从布濮来合文井江。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一燥一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赀累巨万,邓通钱亦尽天下。王孙女文君能鼓琴。时有司马长卿者,临邛令王吉与之游王孙家,文君因奔长卿。汉世,县民陈立历巴郡、牂柯、天水太守,有异政。陈氏、刘氏为大姓冠盖也。
广都县郡西三十里。元朔二年置。有盐井、渔田之饶。大豪冯氏有鱼池盐井,县凡有小井十数所。江有鱼漕梁,山有铁矿。江西有好稻田。穿山崖过水二十里。汉时县民朱辰字元燕为巴郡太守,甚著德惠。辰卒官,郡獽民北送及墓。獽蜑鼓刀辟踊,感动路人,于是葬所草木顷许皆仿之曲折。迄今蜀人莫不叹辰之德,灵为之感应。今朱氏为首族也。
成都市官本有长,建武十八年省。蜀郡,太康初属王国,改号曰成都内史;王改封,乃复旧。
广汉郡,高帝六年置。属县八。汉户十七万,晋四万。去洛三千里,南去成都百二十里。西接汶山,北接梓潼,东接巴郡。本治绳乡,安帝永初中,阴平、汉中羌反,元初二年移涪,后治雒城。王莽改曰就都,公孙述名曰子同。
益州以蜀郡、广汉、犍为为“三蜀”。土地沃美,人士俊乂,一州称望。然汉选蜀郡、广汉太守,每重德高俊。故前有赵护、第五伯鱼,后有蔡、陈,表章礼物,殊于诸郡。其太守著功德者有刘咸、孙宝、蔡茂、陈宠。伯鱼自郡迳迁司徒,宠亦至三公。而礻殳讽、尹睦、鲜于定、赵瑶,皆公望也;薛鸿辈,卿佐也;而许靖亦为上公,及何祇、常闳皆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