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晉作受命寶,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為文。
八月,晉上尊號於遼帝及太后。以同平章事馮道、左僕射劉昫為冊禮使,遼帝大悅。晉帝事遼甚謹,奉表稱臣,謂遼帝為「父皇帝」;每遼使至,即於別殿拜受詔勅。每歲輸金帛三十萬之外,吉凶慶弔,歲時贈遺,相繼於道。乃至太后、元帥太子、諸王、大臣皆有賂遺。然所輸金帛,不過數縣租賦。其後,遼帝屢止晉帝上表稱臣,但令為書稱「兒皇帝」,如家人禮。
冬十月,遼帝遣使奉寶冊,加高祖尊號曰英武明義皇帝。
己亥會同三年。晉天福四年。秋七月朔,日食。
八月,晉以故唐明宗子許王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祀。
庚子會同四年。晉天福五年。初,晉割雁門之北賂遼,由是吐谷渾皆屬于遼,苦其貪虐,思歸中國,晉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復誘之,春正月,吐谷渾使其部落千餘帳奔晉。遼帝大怒,遣使讓晉高祖。遣兵逐之,使還故土。
辛丑會同五年晉天福六年。夏六月,晉安重榮恥臣事遼,見其使者至,必箕踞慢罵,或潛遣人殺之;遼以為讓,晉高祖為之遜謝。後重榮執遼使拽刺,遣輕騎掠幽州南境,上表稱:「吐谷渾、兩突厥、渾、契苾、沙陀各帥部衆歸附。党項國名。等亦納遼告牒,言為遼所陵暴,願自備十萬衆,與晉共擊遼[九]。」高祖不許。
壬寅會同六年晉天福七年。夏六月,遼以晉招納吐谷渾,遣使來責讓。晉高祖憂悒成疾。一日,馮道獨對。高祖命幼子重睿出拜之,又令宦者抱置道懷中,蓋欲馮道輔立之。是月,高祖崩,年五十一。馮道與侍衞馬步都虞候景延廣議,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乃奉齊王重貴為嗣,是日即位。是為出帝。
胡文定公曰:晉高祖以幼子委馮道,道不可,盍明言之,乃含糊不對。死肉未寒,乃背顧命,其視荀息為如何?
晉高祖崩,大臣議奉表稱臣,告哀於遼,景延廣請致書稱孫而不稱臣。時李崧曰:「陛下如此,他日必躬擐甲冑與遼戰,於時悔無益矣。」延廣固爭,馮道依違其間[一○],晉出帝卒從延廣議。遼帝大怒,遣使來責讓,延廣復以不遜語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