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年。己未。夏。四月。丁丑朔。享太庙。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策试天下贡士轩辕诰等三百二十八人。于太和殿前。制曰。朕惟帝王、统御寰区。代天子民。敕明旦。凛对越。广咨询。切饥溺。朝夕乾惕。不遑宁处者。亦惟思措天下于治安。登斯民于衽席。缅想唐虞之世。吁咈一堂。时几互儆。其时黎民于变。府事修和。猗欤盛矣。朕以凉德、缵承丕基。孜孜图治。四年于兹。勤恤民隐。痌瘝在抱。蠲复遍于各省。而闾阎尚觉艰难。赏赉时及八旗。而京师未见富庶。论者谓泉布之贵。病在禁铜。今铜禁开矣。而钱价转昂。又谓物料之贵。病在税重。今关税薄矣。而物价未减。用是日夜思维。不能稍释。惟恐言路或有壅塞。而利弊不知。乃咨询倍切。而假公济私者多。实心忠爱者少。苟且塞责者多。直陈时务者少。岂折槛牵衣之流。不可见于今日耶。元为善长。宅心岂可不宽。而尚宽大则诸弊丛生。民生转受其累。恐其流也。稍事整饬。而观望者又以为上心在严。遂莫不以苛为察。以刻为明。而民受其困矣。夫以今日之风。行今日之政。不过补偏救弊。权宜设施。思欲家给人足。讲让兴廉。成比户可封之俗。将何术之从欤。又如河工一事。动如聚讼。新开运口。论者纷纷。彼身当其事者。稍自担承。众即以为固执而措置失宜。若一无厘正。又以为因循而不足与为。是责人则易。而自处之则又难也。生民休戚。视庶司贤否。而承宣表率。则大吏之责也。乃今之课吏者。不过稽其案牍。察其考成。其有爱民若子。如召父杜母者。果得与旌扬之典耶。凡此数事。皆朕时廑于怀。而未得其要领者。尔多士起自草茅。入对明廷。既无顾忌之嫌。宜尽敷陈之义。若能仿治安六策。贤良三对。深达天人之理。性命之原。治乱安危之机者。亦不拘体制。详切陈之。朕将进而亲询焉。
○免安徽寿州、乾隆三年、旱灾场地额赋。
○予故广西提督兼都佥事霍昇、祭葬如例。
○戊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吏部议覆、内阁学士雅尔呼达疏言。各部院移文旧例清汉兼写。承收衙门。登注清字册档。今一应文移。略写清文数句。事务原委。粘连汉字粘单。既无册档可稽。兼恐清文荒废。请嗣后概令清汉并写。从之。
○兵部议准。贵州总督张广泗疏称。先经题请苗疆善后事宜。改镇远营为镇。拨守备一员。带兵四百名。驻防思州。内拨二百名。分驻玉屏、清溪、两县。查思州府治。地处偏僻。而玉屏县汛。水陆冲衢。请将原驻思州之守备一员。带兵一百七十名。移驻玉屏。仍令千总一员。带兵一百六十名。驻防思州。思州府原驻兵四百名。除清溪县分兵一百名外。玉屏、思州、共驻兵三百三十名。尚不敷三十名。查原题塘头、焦溪、二处。酌设塘汛。拨兵一百名。今塘头汛驻外委一员。带兵三十名。焦溪汛驻外委一员。带兵二十名。尚余五十名。以三十名改拨玉屏。二十名收入镇标差操。又楚省河道。俱有水塘。黔省并未安设。请于镇远地方。上至施秉黄平。下至玉屏等处。一并添设。从之。
○工部等部议覆。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称。详勘小清河现在情形。应请两截分治。上截、自山头店至万家口。酌加疏浚。仍留滚坝。以洩异涨。由还河沟归小清河。万家口至清沙泊。河身淤垫。堤岸残缺。照旧疏修。其顶冲之对门、郭家、二口。堤岸加高。圈筑月堤。以资保障。至军张闸为洩水关键。应测量清沙泊等处。容水尺寸。改为滚水石坝。使小清河正流。并泊内不能容纳之水。俱滚入支脉沟。其间高亢处一律疏通。纡曲处酌量取直。庶小清河之水。可循轨顺注。下截、自湾头至溜河门淤浅。逐一疏浚。工程需费。另行确估具题。再浒山、清沙、二泊。虽系潴水之地。但附近俱民田。应将有粮无粮地。立定界址以免混淆。均如所请。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