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皇帝讳保,《谥法》曰:“慈和遍服曰顺。”伏侯《古今注》曰:“保之字曰守。”安帝之子也。母李氏,为阎皇后所害。永宁元年,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前书》曰:“长秋,皇后官,本秦官将行也,景帝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秩二千石。”中兴常用宦者。中常侍樊丰谮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杀之,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共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明年三月,安帝崩,北乡侯立,济阴王以废黜,不得上殿亲临梓宫,悲号不食,内外群僚莫不哀之。及北乡侯薨,车骑将军阎显及江京,与中常侍刘安、陈达等白太后,秘不发丧,而更征立诸国王子,乃闭宫门,屯兵自守。
十一月丁巳,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是夜,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十九人,见《孙程传》。共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阴王于德阳殿西钟下,《汉官仪》曰“崇贤门内德阳殿”也。即皇帝位,年十一。近臣尚书以下,从辇到南宫,登云台,召百官。尚书令刘光等奏言:“孝安皇帝圣德明茂,早弃天下。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奸臣交构,遂令陛下龙潜蕃国,从太子废为王,故曰龙潜蕃国。群僚远近莫不失望。天命有常,北乡不永,汉德盛明,福祚孔章。孔,甚也。章,明也。近臣建策,左右扶翼,内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践祚,奉遵鸿绪,为郊庙主,承续祖宗无穷之烈,上当天心,下猒民望。而即位仓卒,典章多缺,请条案礼仪,分别具奏。”制曰:“可。”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贲、羽林士屯南、北宫诸门。《汉官仪》曰:“《书》称‘虎贲三百人’,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也。孝武建元三年初置期门,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又:“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以天有羽林之星,故取名焉。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光武中兴,以征伐之士劳苦者为之,故曰羽林士。”阎显兄弟闻帝立,率兵入北宫,尚书郭镇与交锋刃,遂斩显弟卫尉景。戊午,遣使者入省,夺得玺绶,乃幸嘉德殿,遣侍御史持节收阎显及其弟城门校尉耀、执金吾晏,并下狱诛。己未,开门,罢屯兵。壬戌,诏司隶校尉:“惟阎显、江京近亲当伏辜诛,其余务崇宽贷。”壬申,谒高庙。癸酉,谒光武庙。
乙亥,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子午道,平帝时王莽通之。《三秦记》曰,子午,长安正南。山名秦领谷,一名樊川。褒斜,汉中谷名。南谷名褒,北谷名斜,首尾七百里。
己卯,葬少帝以诸王礼。司空刘授免。《东观记》曰:“以阿附恶逆,辟召非其人,策罢。”赐公卿以下钱谷各有差。十二月甲申,以少府河南陶敦为司空。敦字文理,京县人也。
令郡国守相视事未满岁者,一切得举孝廉吏。汉法,视事满岁乃得举。今帝新即位,施恩惠,虽未满岁,得令举人。
癸卯,尚书奏请下有司,收还延光三年九月丁酉以皇太子为济阴王诏书。奏可。
京师大疫。
辛亥,诏公卿、郡守、国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尚书令以下从辇幸南宫者,皆增秩赐布各有差。
永建元年春正月甲寅,诏曰:“先帝圣德,享祚未永,早弃鸿烈。奸慝缘闲,人庶怨讟,上干和气,疫疠为灾。朕奉承大业,未能宁济。盖至理之本,稽私德惠,荡涤宿恶,与人更始。其大赦天下。赐男子爵,人二级,为父后、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民欲自占者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贞妇帛,人三匹。坐法当徙,勿徙;亡徒当传,勿传。徒囚逃亡当传捕者,放之勿捕。宗室以罪绝,皆复属籍。其与阎显、江京等交通者,悉勿考。勉修厥职,以康我民。”
辛未,皇太后阎氏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