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七·离娄上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馀,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曰:「人不足以适也,政不足与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